在亲子鉴定报告中,鉴定意见一般分“排除存在生物学亲子关系”和“支持存在生物学亲子”两种情形。
【排除存在生物学亲子关系】即没有血缘关系,另一方面【支持存在生物学亲子关系】就说明存在血缘关系,是亲生的。
例如:依据现有资料和 DNA 分析结果,支持F(父亲)为C(孩子)的生物学父亲。
鉴定意见简单明了,不用过多说明,但是我们拿到的亲子鉴定报告,在分析说明中总能看到这样一句话:
综上检验结果分析,C(孩子)的等位基因除能从M(母亲)的基因型中找到来源外,其生父基因可在F(父亲)的基因型中找到来源。参照中国人群体遗传学资料,按GB/T 37223-2018《亲权鉴定技术规范》中方法,计算F(父亲)、M(母亲)和C(孩子)的累积亲权指数(CPI)为 9.7912×10^10……
拆开来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是组合起来却完全看不懂啊!
其实对于亲子鉴定,大家更关心的是亲子概率是多少,对于累积亲权指数(CPI)大家都很陌生,这个到底是个啥?
在《亲子鉴定文书规范》SF/Z JD0105004—2015,是这样描述CPI的:
累积亲权指数 Cumulative Paternity Index ,CPI
多个遗传标记用于亲子鉴定时,设每个遗传标记的亲权指数分别为 PI 1 ,PI 2 ,PI 3 ,…PI n ,n 个遗传标记的亲权指数相乘则为累积亲权指数。
CPI=PI 1 ×PI 2 ×PI 3 ×…×PI n (1、2、3、n 代表第 1、2、3、n 个基因座的 PI 值)
看不懂没关系,我们再来看看这段话。
根据《亲权鉴定技术规范》GB/T 37223-2018:
排除存在生物学亲子关系
累积亲权指数小于0.0001时,支持被检测男子(或被检测女子)不是孩子生物学父亲(或母亲)的假设。鉴定意见可表述为:依据现有资料和DNA分析结果,排除被检测男子(或被检测女子)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或母亲)。
支持存在生物学亲子关系
累积亲权指数大于10000时,支持被检测男子(或被检测女子)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或母亲)的假设。鉴定意见可表述为:依据现有资料和DNA分析结果,支持被检测男子(或被检测女子)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或母亲)。
划重点:若 CPI>10000,则支持亲权关系的存在。
所以说,我们虽然看不懂累积亲权指数(CPI)是什么,但是按照规范,累积亲权指数(CPI)大于10000,就说明存在血缘关系。
如果报告中,给出累积亲权指数(CPI)为 9.7912×10^10,很明显大于10000,所以支持生物学亲子关系的存在,简单来说就是亲生的。
但一般人对累积亲权指数(CPI)值理解不深,所以我们可以将累积亲权指数转变为父权相对机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权概率”。
具体公式:
父权相对机会=累积亲权指数/(累积亲权指数+1)
因为累积亲权指数大于10000,所以该相对父权机会也大于99.99%。也就有了我们常说的「亲子概率大于99.99%就说明是亲生的」来由了。
如您还有其他疑问,可致电:010-61842292(DNA鉴定科室),我们提供7*12小时咨询服务。
上一篇: 文书鉴定:让白纸黑字“说”出真相!
下一篇: 亲子鉴定的原理和实验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