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对笔迹鉴定抱有诸多疑惑,如“笔迹鉴定真的那么准吗?”、“笔迹鉴定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模仿的笔迹也可以鉴定吗?”等等……
但如果知道了笔迹鉴定是怎么进行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就有了。
今天结合一个真实案例为大家揭示笔迹鉴定的“秘密”吧!
真实案例
前不久,易先生发现自己名下竟然在北京市注册了一家公司,但他本人毫不知情,这时易先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证被人冒用了!
为了及时止损,易先生需要拿出证据,证明是别人冒名顶替他在北京注册登记了公司,并申请注销该公司的登记。
为了注销公司登记,易先生委托了北京中一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笔迹鉴定,同时提供了其在2014年至2018年的安全告知书、合同、健身俱乐部申请表等签名作为样本。
经过北京中一司法鉴定中心专家的鉴定发现,检材签名字迹和样本签名字迹在概貌特征和细节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得出注册登记材料上的签名与易先生样本字迹不是出自同一人。
如何鉴定
第一步:递交同期签名
人处于不同时期,笔迹可能不一样。人的书写特征是有一定稳定性的,但也有可能随着年龄发生变化,例如练字临摹可能笔迹会发生变化、年老体衰笔都握不住了,笔迹可能又是另一个样子。
因此,同时期的案前样本就显得很重要。案例中的易先生就递交了与冒名申请注册公司的相关材料相同时期的安全告知书、合同、健身俱乐部等签名作为对照样本。
第二步:抄录一大段文字
每处每字都想伪装,几乎不可能。除了案前样本,被鉴定人还需要提供案后样本,也就是在申请鉴定之后,要按照鉴定人员的要求书写数遍内容,书写的内容通常是自己的名字,或者一段相关文字。
当事人来鉴定,有的会紧张,有的可能故意作假,抄录一段文字的话就会放松下来,而且文字中包含部首、笔画,签名可以一时伪装,写一大段要每处每字都注意到,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步:找到稳定特征
放大上千倍观察,细微差异也变得明显。笔迹鉴定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书写中稳定的特征,比如落笔的相对位置、笔画顺序、字间距等因素。
除了肉眼的观察,笔迹鉴定还会借助显微镜、比对仪器等,放大上千倍观察,细微的差异也变得明显。而且,一个案件通常需要两个以上的鉴定人员共同做,分别给出意见,来保证结果的客观。
鉴定解疑
除此文首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经常有人提问:“百分之几相似才算是同一个人书写的?”
然而笔迹鉴定并不是通过相似度百分比来得出结论的,而是要看关键点的差异。例如有的笔迹是模仿的,可能肉眼看起来相似,但两者笔迹特征在差异点数量和价值上的特征总和反映出了不同人的书写习惯。